2025年5月,苹果公司正面临是否提高iPhone售价的艰难抉择。据财联社及多家外媒报道,苹果正评估秋季新品涨价方案,这一决策背后,是关税成本攀升与供应链压力的双重挤压。
关税成本成涨价导火索
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关税从34%提升至84%,直接推高苹果生产成本。尽管苹果通过印度、越南转移部分产能,但核心零部件仍依赖中国供应链。2025年第二财季,苹果已承担9亿美元关税成本,而分析机构预测,若关税政策持续,未来季度成本将翻倍。金融服务公司Raymond James指出,苹果难以长期独自消化关税压力,涨价成为缓解利润率的必然选择。
市场策略与品牌定位的考量
涨价不仅是成本转嫁,更是苹果强化高端定位的战略手段。近年来,苹果通过推出Pro Max机型、提升存储配置等方式,推动iPhone平均售价从2019年的755美元涨至2024年的963美元。此次涨价或与秋季新品设计改动相关,例如超薄机身、新型材质等创新可能成为涨价的“合理依据”。然而,苹果高管对将涨价归因于关税持谨慎态度,避免引发政治争议。
市场反应与竞争格局的变数
涨价可能削弱苹果在中端市场的竞争力。Verizon、AT&T等运营商已明确反对因关税大幅提价,消费者对超千元智能机的接受度亦存疑。国产手机品牌或借此机会抢占份额,但需警惕苹果通过技术壁垒维持溢价能力。涨价决策的最终落地,将考验苹果在利润与市场份额间的平衡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