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公布 娱乐 TOSHIBA TOSHIBA 已退市的东芝

TOSHIBA TOSHIBA 已退市的东芝

2023年12月20日,日本东芝公司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,结束自1949年以来74年的上市企业历史。无数中国人熟悉的“ 新时代的东芝”黯然落幕。

东芝148年的历史,走到了最低点。

百年老字号走到这一步,是决策失误、经营不善,还是另有内情?

让我们把镜头闪回到36年前的一天,看看东芝曾经经历了什么。

1987年5月27日,对于东芝集团来说是一个永远难以忘记的日子,这一天,日本警视厅派出了大量警员,将整个东芝机械公司围得水泄不通。东芝机械公司铸造部部长林隆二、机床事业部部长谷村弘明被警方带走。

这件事的原因,是1983年东芝公司与挪威康士伯公司合谋,以35亿日元的天价,卖给苏联四部“五轴联动数控机床”。据称,苏联就是借助着这些机床制作出了推进式螺旋桨,将核潜艇的噪音大大降低。

1987年初,消息爆出,美国大棒一挥:制裁!

除了抓人,美国中情局还以调查为由带走了东芝内部的一堆技术文件。

6月30日,美国国会大厦前,几名美国议员轮番举起长柄大锤,砸烂了一台东芝牌收音机,要求美国政府禁止进口东芝产品。

7月,东芝芝董事长和总经理宣布辞职;

8月,东芝公司被罚款10亿日元(约合6000万美元)。

时任日本首相、69岁的中曾根康弘亲赴美国道歉。

东芝投入1亿日元在美国50多家报刊刊登整版“谢罪广告”。

日本《产经新闻》更是主动表示,“东芝事件”让日本“切腹自杀都不足以谢罪”。

日本抓了人,道了歉,谢了罪,结果如何呢?

东芝的“罪行”洗清了吗?

并没有。

1987年6月,美国通过“东芝制裁法案”,取消一系列采购合同,并在2至5年内禁止东芝所有产品向美国出口。

那么,真的是因为东芝公司犯了错,卖机床给前苏联,造成了西方国家的集体损失吗?

真相并非如此。

中情局档案显示,早在“东芝事件”发生前,就是这个与东芝合作的挪威的康士伯公司,从1980年起就曾把类似机床卖给过苏联。而美国《洛杉矶时报》则报道称,除东芝外,法国、意大利和西德等“巴统”成员国的公司,也曾向苏联出售过精密机床等先进军工设备。美国却从未制裁过这些国家。而且,历史证明,苏联潜艇的技术和东芝根本没关系。

这时候制裁东芝,只是美国找的一个借口,因为美国面对逐渐强大起来的日本,已经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。对东芝的制裁已经变成了对整个日本的制裁。哪怕是东芝公司的所有员工都切腹自杀,美国的制裁大棒都不会轻易放下了。

东芝是日本制造业的代表之一,曾经创造了多个“日本第一”:日本的第一个灯泡、第一台洗衣机、第一台冰箱、第一个雷达、第一台电视机、第一个微波炉、第一个电饭煲、第一个可视电话、第一台笔记本电脑。

鼎盛时期,东芝的业务范围覆盖了基建、发电、核能、家电、计算机、制造、半导体等。东芝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芯片制造商之一,1985年,东芝研发出当时全球容量最大的1M DRAM,一举超越美国,成为世界领先半导体制造商。

就是这个时候,整个日本的电子产业都进入了全盛时期。日本半导体一度全面碾压美国,占据全球53%的市场份额,英特尔被逼到差点倒闭,仙童都面临被收购。在日本崛起的大背景下,美日贸易摩擦不断加剧。在日本经济最如日中天的时候,“东芝事件”的爆发成了一个关键转折。美国找到了绝佳的借口,把这场贸易争端从经济问题演变成一个敏感的政治议题。

美国对即将赶上自己的“老二”绝不会手下留情。

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(USTR)宣布对日启动“301调查”,在短短16年中,美国的对日“301调查”竟然发动了15次。

1987年4月,美国又对日本价值3.3亿美元的存储器加征100%惩罚性关税。

1989年,美国再次和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《日美半导体保障协定》,迫使日本开放其半导体产业的知识产权。

东芝事件之后的1991年,美日再次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年的《新半导体协定》,美国要求外国半导体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必须达到20%,实际上就是施压日本增加自美国半导体的进口。

除此之外,美国还先后对日本实施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,如设定出口最低限价、强制日本企业赴美设厂等。自此,日本电子产业开始严重滑坡。

这一系列的操作,和如今美国打压华为的种种举措,是不是很相似啊?

而犯错的,真的是东芝,或者是华为吗?

除了经济领域的打压,美国国会还通过了《1986年日本技术文献法案》( Act of 1986),在法律层面动员了联邦各机构,加强对日本科技情报的获取、翻译和监控。他们对日本在半导体、计算机、生物技术、机器人等领域的重要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编写年度报告,加大力度翻译和传播日本的技术文献,建立“日本技术评估中心”分析和挖掘科技情报。还鼓励行业组织和企业在日设立“办事处”,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加大对日本科技情报的获取,力争人人成为商业间谍,专门对付日本。

这一切,美国还嫌不够。

1985年签订的“广场协议”就是美国收割世界的一个长远规划。这一协议通过政府干预货币市场,使美元相对于日元、英镑、法郎和德国马克等主要国际货币贬值,最终造成了日本经济的彻底陷落。

而更讽刺的事,广场协议的签订曾得到了日本大藏省(2000年前的日本主管金融财政的部门)的强力推动。这些日本官员的经济学水平就和外行差不多,研究了半天都没搞明白日元升值会带来怎样的后果。日本人曾因日元升值带来的“一夜暴富”而兴奋不已,直到在20世纪90年代迎来了泡沫经济的最终破灭。

等到日本泡沫被刺破之后,日本制造业也跟着日本经济一块沉入了海底。

而历经艰难的东芝,在这一时代的风浪中,还在努力自救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家电业务早已不是东芝的主要收益点了。此时,东芝的经营者将战略眼光投向了核电。2006年2月,东芝拿下核电站制造商美国西屋电气()77%的股权。由于通用和日本三菱的恶意竞争,东芝花了54亿美元,也就是西屋电气报价的3倍,才达成这笔交易。

东芝的设想是完美的:当时全球不可再生能源日益减少,核能源在全球各国重新得到青睐。2006年,全球共有222座核电站正在建设或拟议中。西屋电气是美国境内大多数核反应堆的建造商,又参与过中国第三代核电站项目的招标,它的第三代压水堆技术,正符合中国核电站技术要求。拿下西屋电气,就意味着拿到了进军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单一核电市场的入场券,从而企图在2025年到2030年称霸全球核电市场。

然而,令东芝没有想到的是,美国在这笔交易中又动了手脚。西屋电气其实已经是一家债务累累的公司,还有高额违约金需要支付,东芝一接手遍面临负债,就像新媳妇嫁进豪门,高兴劲还没结束呢,就得知房子原来是贷款买的……

接着,就是2008年的次贷危机,东芝经营身陷困境。

2011年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,受损最严重的3号机反应堆正是由东芝提供的。

随后,全球核电事业进入严冬,东芝却孤注一掷,再次收购CBI(芝加哥桥梁钢铁公司)核电业务,意在进一步扩大核电版图。意图可能是趁低买进,结果却是这家公司又带来了42亿美元的债务。

而此时,中国设计制造了自主技术的核反应堆,东芝失去了最大的潜在市场。

经历财务造假风波之后,东芝面临崩溃的边缘,2017年开始不得不向国外资本求助。这下,华尔街立马围了过来。到2022年3月,外资在东芝的占股已经到了一半。

持有东芝约25%股票的“海外积极主义投资者”形成围猎之势,迫使东芝将最后一项能赚钱的项目:在存储器市场份额世界排名第二的闪存芯片业务,以180亿美元卖给美国贝恩资本。东芝走出困境的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”就此被压垮,失败的命运彻底无可挽回。

作为日本老牌制造业象征的东芝,最终走到当前境地,是日本整个制造业产业衰落的结果,也是日本经济衰退的一个缩影。自上世纪90年代起,日本电子产业就开始一蹶不振,松下、日立、索尼、夏普等昔日辉煌的“日本之光”,也普遍面临严峻挑战,不仅在传统优势行业中节节败退,也挤不进移动互联网、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第一梯队。美国终于用经济和外交的大棒,把日本这个昔日的世界老二打趴下了。

抚今追昔,我们不禁又想起了1987年《产经新闻》说过的那句话:让日本切腹自杀都不足以谢罪。

如今,仍有不少日本人在反思,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错。

是人口老龄化、创新能力不足、企业员工终身制,还是过于专注于“工匠精神”?

其实,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。

最根本的原因是,在这个世界上,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自立自强。不然,强者说你有错,你就有错,无从辩驳。

图片源自网络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今日公布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8783918.com/314974.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