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公布 美食 当春节遇上国潮(图)

当春节遇上国潮(图)

网络时代,一切都可以很快捷,一切也可以虚拟,但是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,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,讲究仪式感的民俗也越来越有人气。尤其是21世纪的年轻人纷纷穿上汉服,弹弹古琴,写写毛笔字,背诵古诗……形成了全方位的国潮。

过年期间走到哪里都有浓浓的春节味儿。大红的灯笼、红纸黑字的春联,还有那些穿着红衣红袜的售货人员……根深蒂固的大年气息依然活跃在华夏大地,这或许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真谛。

民俗可以随时代而更新,方式更是可以在守正创新中得以不断推出新花样,只是中国人过自己的大年时那种情景,那种文化深处的沉浸是不可忘却的。

明代贡生彭孙贻有《小年夜词》:“今年今日倚春娇,梳得云鬟懒上翘。斜插柏枝花一朵,旁人说是小年朝。”古时吴人将正月初二之夕定为小年夜,新正三日为小年朝。这首诗的后半部有一句“五色彩笺频照影,喜看百子映红椒”。古代中国人也喜欢用柏树枝做配饰,插在头上或别在襟前。因为“柏”在汉语中谐音为“百”,所以“百子”是子孙兴旺的吉庆词儿。西方的圣诞老人乘坐鹿拉的雪橇,而中国的老寿星也是骑着鹿。“鹿”谐音为“禄”,可以理解为俸禄,也可以寓意长寿,古有“鹤鹿同春”的吉祥用语。西方肯定不是这个谐音,他们有多种相关传说,总之鹿是有些神仙气儿的,这说明人类之间有许多契合之处,希冀美好、向往富裕是一个共同的愿望。

旅游需要文化,国潮也需要文化,而文化不仅是红衣红饰红花,更重要的是丰富的内涵。彭孙贻《小年朝词》中有这样的诗句:“宜春翠胜称安翘,花滚裙红褶未消。侍女衣篝漫收拾,今朝正是小年朝。”“三朝新岁两朝霜,晓起轻寒压闹妆。更启巾箱上眉艳,春山暖入紫貂长。”清代沈钦韩有《拜年诗》,一开头“熏炉灰暖烛光紫,连街爆竹开门喜。闺中揽镜插边花,厨下注汤瀹园子。主人衣冠斗簇新,拈香先拜家宅神……”我们的先人为什么讲究过年要新衣新帽新鞋?是为了新年能有新气象,忘却头一年的某些不如意,从而以新面貌新形象迎接崭新并幸福的来年。拜宗祠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中的一个重要部分,不忘祖先,不忘中华之根脉,春节正是一个关键节点。

农历正月七日,谓之“人日”。唐代风俗是这一天女子要穿戴相应的服饰。温庭筠在《菩萨蛮》中写:“藕丝秋色浅,人胜参差剪。双鬓隔香红,玉钗头上风。”既有衣服质材的形容,又有衣服颜色的联想。发饰、化妆,一应俱全。“胜”是一种菱形装饰,《山海经》里就说西王母“蓬发戴胜”,而“参差剪”则是在说工艺的精妙了。最后落到头上的“玉钗”,而且还颇具灵动感。

春节突出了一个“春”字,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的情结也是中华文明的亮点。“春盘宜剪三生菜,春燕斜簪七宝钗”,元好问在《喜春来·春宴》中描写的少女发型与头饰,正是突出了人们在春天到来时的喜悦。其中“春燕”是姑娘们头上戴的应时头饰,以五色彩绸为燕戴在头上,邻里之间争奇斗艳。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记载:“立春之日,悉剪彩为燕以戴之,帖‘宜春’二字。”西晋傅咸《燕赋》中写:“四时代至,敬逆其始。彼应运于东方,乃设燕以迎至。翚轻翼之岐岐,若将飞而未起。何夫人之功巧,式仪形之有似。御青书以赞时,著宜春之嘉祉。”看,中国习俗中有多大的学问!

过春节,我们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;看国潮,我们在新风扑面中看到无尽的希望。
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今日公布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8783918.com/319910.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